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计策,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

荆轲,一个名字在历史中熠熠生辉。据《史记·侠客列传》记载,“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可见他是个好读书和击剑的人。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找到了荆轲,并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荆轲端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装有督亢地图匣子,向着大殿前行。面对秦国威严的武士,助手秦舞阳被吓得瑟瑟发抖,惊恐万分;荆轲倒是沉住了气,面不改色心不跳。秦王和满朝大臣只是觉得奇怪而并未起疑。荆轲取过地图上前献给秦王嬴政,随着荆轲将图卷展到尽头,匕首显露出来了。

荆轲左手猛地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情急之下,秦王将衣袖挣断得以逃脱。而荆轲与秦王展开了追逐战。由于佩剑太长,秦王一时间无法拔出,只能与荆轲周旋。危急时刻,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医官夏无且急中生智,用药箱掷击荆轲,将荆轲击倒。秦王顺利地从背后拔起了佩剑,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刺秦王的行动是燕国太子丹的投机行为,想要用刺杀敌国君主的方式改变国运,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荒谬的。就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燕国的出路在于任用贤能、仁爱对民、诚信外交,而不是通过刺杀秦王来解决问题。

荆轲虽然英勇,但他的刺杀计划失败了,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而刺杀装备的不足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冷兵器时代,“一寸长,一寸强”,荆轲的匕首长度不足以与秦王的佩剑相抗衡。此外,荆轲在实际行动中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技能。

荆轲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并且要审时度势,不可轻举妄动。荆轲的失败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秦国依然统一了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