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战争,似乎是人类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话题。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战争攻伐无数,续写了无数惨烈的诗篇。往往在将军一念之中,无数士民百姓成为枯骨,万千城池成为一片焦土。
在现代众多描绘战争的影视剧中,很多人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无数士兵进攻城池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使用云梯进行蚁附攻城,或者使用一根巨大的木头对城门进行撞击。

因为如此,引发了不少人的疑惑,既然城门是木头制作的,为何古人不使用火烧城门这种最简单奏效的攻城策略,而往往拼着巨大伤亡进行攀登城墙呢?
当然,并非是古人比较傻,往往我们能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到,而不进行火烧城门自然是有很多种原因的。
很难接近城门在中国,城池的修建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为了保证自己及治下民众的安全,不受“野人”与夷狄等人的侵扰,往往那些被分封的贵族和氏族首领会将自己居住的区域四周用土垒砌修成城墙,而城门的用料尤其严实。

而这些城池一般都很高,而且还颇为坚固,不仅在蛮夷进攻之前可以向城墙内的人预警,留给城内民众反应时间,而且还可以抵御蛮夷的袭击,所以性价比一般很高。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所修筑的城墙自然是越来越坚固,最早是使用泥土建成的土墙,后面则是使用青砖与石灰拌和糯米水所修筑的,往往坚不可摧,攻城时所耗费的代价自然也越来越多。

并且,在古代城池的修筑中,为了保证城池不被敌军攻破,不仅对于用料的要求十分严苛,而且往往会设计得十分复杂。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城池的安全,增加敌方攻城的难度,城池的周围往往都挖有护很深的城河,而且一般都注有水。不仅如此,铁索桥旁边会装有无数带有木刺的拒马,守城方一般会在城门之上修筑有箭楼。
正因为如此复杂,这就导致了攻城方要想攻打城门那就必须先跨过护城河,然后冒着城墙上射下的箭雨去冲撞开拦路的拒马。而这样一来,往往会使得人员伤亡很重,往往攻城人员冲到城门楼子底下,已经十不余一了。就是多次去冲击,也往往会落下一个损失惨重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城池修筑复杂,城门几乎烧不动攻城方宁愿去攻击防守比较薄弱的其他城墙部分,也不愿意去进攻防守严密的城门。
选材的严谨虽然古代的城门一般是木质的,但一般来说,用于修筑城门的材料,往往是十分考究的。为了使城门不易燃或者耐烧,工匠一般都会使用铁桦树、榆木等耐火性十分好的木材,并且往往都是百年巨木,十分耐烧。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燃烧难度,工匠往往会在城门上包裹一层铁皮,并在嫌隙之中钉上非常多的大铁钉。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城门很难被引燃,而且往往使得城门不会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中不会变形。
当然,凡事都会有个万一,修筑城池的工匠为了保证城门万无一失,还会在城门顶上挖一些小洞,防止某个幸运儿在点燃城门之后可以迅速的将城门火给浇灭。
攻破城门的意义不大说实话,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这些工匠,他们防止敌人将城门攻破,颇费心思,往往还会在城门之后修筑多个瓮城。它们多为口字型,在城内将城门四面包裹,易守难攻。

正因为如此,就算攻城军队幸运地攻破城门,往往会陷入被关门打狗的境地。要想冲破瓮城居高临下的围攻,那就必须退出去或者冲破的面前的城墙,亦或者攻上城墙。
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投名状》中,有一段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主角刘青山就是在一个四面包围的城墙之中,命令清军将五千手无寸铁的太平军降军给全部屠杀,以至于一个都没有逃出去。
当然,电影虽然大多只是艺术刻画,不过从这里也能明白城门后面的瓮城有多可怕。所以,对于如何攻取一座城池来讲,夺取城门往往没啥用处,攻上城墙往才是最直接了当的方式。
将领一般不会直接进行攻城无论是攻打城门还是进行蚁附攻城,都会给进攻的一方带来巨大的伤亡代价,这自然就让众多的军事家颇费脑筋。

在他们看来,中国城池众多,为攻打一座小小的城池去耗费巨大的伤亡代价,可以说十分不值得;如果一座一座地去攻打,即便是攻打下来,也会使得他们的兵力不断得到消耗,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如果攻城一方人数众多,使用攻城之法还无可厚非,而如果人数较少,那就不叫攻城,而叫做送死了。
所以攻城将领在深思熟虑之后,往往不会选择直接攻城这一种方式,而是多使用计策与谋略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城池,亦或者修书向城池里的守将诱降,然后则是长时间的围三缺一的围而不打。
正如武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所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那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由于攻城的困难性,无数的名将几乎无一例外都会沿用的这样的手段。
结语俗话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城池的攻守可谓发生了无数的故事与典故,但就算是再难攻破的城墙,都会在攻城将领的智慧或者守城人员的愚蠢之中宣告告破。

不过,到了火器时代的来临,攻城手段就变得较为简单了,很多人直接拿大炮一轰或者使用火药爆破,很多城池的城墙亦或者是城门,都会在“轰”的一声化为齑粉,继而宣告攻破。
也正是如此,城墙也逐渐失去了它的价值,最后消失于历史之中。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