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谜 > 动物未解之谜 > 正文

杂交技术再次升级,世界上第1个猪猴生物诞生(科学进步)

提起杂交,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声名回荡在我国的“杂交水稻的鼻祖”——袁隆平。
在袁隆平老先生及其团队的研究下,以不育雄稻为工具,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另一半”,从而实现粮食增产,生产优质水稻的设想。也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研制成功并大面积推广。

 

近日,《NewScientist》报道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他们表示想不到有生之年也会见到猴子和猪能结合。科学家先是对实验室中培育出的食蟹猕猴细胞进行了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对食蟹猕猴细胞注入了一种叫做绿色荧光蛋白质(GFP)的物质,驱使这些标记细胞能散发出明亮的绿色光芒。

 

然后将胚胎干细胞培养到这些已标记的细胞中。将胚胎干细胞受精5天后注射到实验猪胚胎内。这些胚胎长成小猪后,研究者们就能用散发出来的明亮绿色光芒来跟踪食蟹猕猴细胞的生长情况,并利用这一“猪猴杂交”方法来培育出所产小猪,有两种不同的个体DNA,被网友称为大师兄与二师兄的合体—“猪猴嵌合体”。旨在将人体器官培养成动物的器官移植却效果不甚乐观。
超过4000个胚胎干细胞在受精后被植入实验母猪体内,最后只有十只猪崽出生,其中只有仅仅两只“猪猴嵌合体“。在这两只“猪猴嵌合体“中,多个组织例如脾脏、心脏均由食蟹猕猴细胞组成,但比例最高仅千分之一。而且存活不足一周便死亡。这样的实验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17年,美国科学家就曾进行过人类和猪的“杂交“,概率更是低至十万分之一。最后由于伦理问题,在一个月后实验永久暂停。

 

试验初衷良好,希望能解决日益严峻的病人器官短缺。它能够培育从移植人体开始的器官并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这对于全人类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重大进步。但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难度大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
分享至:

动物未解之谜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