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军为何放弃攻打龙岩县城?这是因为郑成功要集中力量攻打泉州

负责提督地方军务的清福建巡抚佟国器在南明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给清廷的事本中记载了郑军一次十分糟糕的军事行动,那就是攻打漳州府城属龙岩县城的行动。事本标注的写作日期是这一年的四月二十日,而战斗发生的时间是二月末。

根据龙岩知县王有容的报告,来攻的郑军是“海逆郑成功遣逆贼黄廷、万礼等七伪镇”同时还有骑兵,王有容说城外的明军战马有数百匹,骑兵个个都是北方人,而且披挂整齐,来犯的明军规模“漫山遍野”连续扎下二十五座大营,看着那叫一个威风无比,但是一打起来,那就原形毕露了。

明军刚刚围城之时,汀州守备王文会、王见龙、刘继道、钱宗、孙洪业、马化龙、把总戴济承、赖丁丘、孙保德与防守游击王勤、千总李进才率领军队出城在邓图堡击败明军,杀百人。当然明清时代尤其是清入关早期的一些战报,歼敌数字只是笼统的说是百人,数百人,或者数千人,我真是特别讨厌这种记录,尤其是在对家找不到对应史料的情况下。这次就是个例子,清军说杀敌百人,但真正缴获的只有马六匹、骡子二匹、大旗十面,六匹马就说明至少有六个明军骑兵被杀,是大旗十面是什么旗,什么颜色的,也不记清楚,首级数字也没有。

 

到三月初二,明军在战场上继续拉稀,明军在预备攻城的时候遭到炮火袭击,清军说击毙200人,出城作战之时又夺得战马两匹,大旗六面,清军伤6人,损失战马四匹。当然这点小挫折是阻挡不了明军攻城的步伐的“时贼即于对面山之东、西、南三面遣木栅栏二十五个,立梯二百余个,分别攻打各门。”然后又被炮火袭击了,此时知县王有容派出龙岩县县丞往汀州求救,最终摇来了汀州总兵标下左右营千总王营国、城守把总穆德功、赣州营守备刘应虎、把总鲍国福。

见到援军已大集,王有容随即拟定了作战计划“守备王文会、王见龙、刘继道率兵出东门,防守游击王勤、千总李进才等率兵出北门。卑职补率乡丁二百出东门,与汀镇西向来援之兵丁及赣州守备刘应虎、千总王菅国等约定信号,鸣炮二响,四方呐喊,炮火齐发,通力杀贼”就这样半夜清军出城袭营,明军“死伤不计其数”清军共计损失战马8匹,11人受伤,无一人死亡,很快明军就撤围而去。

但很快,几天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又出现了“三月初七日晚,从龙岩县败逃之三千余贼,正欲逃往海上时,为把总谢恒从漳平北门进城,遂使县城失陷”从龙岩县撤走的3000余名明军,在途经漳平县的时候,清军把总谢恒“喜迎王师”把明军请进了漳平县,同时还有大队明军逼近宁洋县,该县百姓本来就缺衣少食,又见战祸将至于是“个个心惊胆战,纷纷跳城,夺门而逃”该县县令束手无策。但是明军并没有攻打宁洋县城,还放弃了刚刚占领的漳平县,为什么呢?根据佟国器的说法“近各城数日间虽有败散之情,然龙岩、漳平、宁洋虽为漳,州所属,均因山势险竣,又远离漳州,大股贼寇悉去泉州、兴化城下,贼恐攻打山城兵力分散,故未敢犯,此三县故而得全”明军害怕分散攻打泉州的兵力,所以放弃此三县。

咱们在看明方史料《先王实录》翻遍整个永历九年的记录,明确动武的记录只有正月初五的仙游县城战役“攻破仙游县,焚杀甚惨。明兵部尚书唐显悦之子亦死焉,今藩(郑经)之外父也”以及七八月份的南北用兵,一支舰队往北攻击南直隶,一支舰队往南攻击广东揭阳,我之前的文章均有写到,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并没有郑军攻击龙岩县城失利的记录,但这很明显是不正常的,因为佟国器事本中说来攻击龙岩县城的郑军是郑成功麾下的黄廷、万礼和一个姓陈的将领为主将,当然这个姓陈的人是陈辉还是陈六御就不清楚了。

这一年间的占用最大篇幅的记录其实是郑成功和清方官员之间的通信,当然我看完之后觉得国姓爷在信中的用词那叫一个嚣张至极什么“然守一日则害一日之民命,守一城而害万命,仁者不为”什么“本藩有舞干之举,贵镇(泉州总兵韩尚亮)勿以水山自恃”还有什么“兹大师已临,贵府能与泉镇全城而归,保全数十万生灵,不惟泉府(泉州知府申伟抱)之任照旧倚仗,并当为贵府稍宽其民力,士民戴德,身名俱泰,岂不休哉?!”还有“闻贵镇佳儿佳妇合眷悉在温陵,尤恐城破之时,本藩固爱尔文武等官,其奈兵革之不相识何?贵镇须为子孙计,其不可死者二也”我倒是想爱护你们这些文官武将,但是就怕破城之后刀剑不长眼!你们得为自己的儿孙考虑考虑!

所以说我一直很奇怪一点,为什么总有人说郑成功为了自己家族利益和清朝勾勾搭搭,但凡翻开《先王实录》看一看郑成功这些所谓的议和信件,然后读一读,这些信的主题一个就是“威胁”另外一个就是“你们投降我,好处多多”这像是一个想求和的人的样子吗?

反倒是清方的回信相对来说比较语气平和,比如韩尚亮在一封回信中这么写道“今藩下取漳下惠,定其属邑,兵临泉境,宛诲嘉言,尚亮虽身长百夫,而且无一字,谛听之余,殊深感仰。且非敢以一旅孱罢之师而拒投鞭断流之众,第食人之食,事人之事,枕戈待旦,尽其所职而已,成败利钝,岂敢问哉?”国姓爷您说的话真对,说的话真好,但我就是个打仗的武夫,拿人家清朝工资,替人家清朝办事,其他的事不清楚,我也不敢问。

但在这些相当无聊的信件之中还是可以发现有关1655年这一整年福建战局变化的趋势的,比如韩尚亮“今藩下取漳下惠,定其属邑,兵临泉境”这和佟国器说漳州府“近各城数日间虽有败散之情”是能够对应的上的,所以说这时候的重点不是漳州府那几个还在抵抗的县城,而是郑成功的老家:泉州府城,所以这三个县城打下那当然好,打不下也就算了。而且再根据先王实录来看,龙岩县城之战郑军损失肯定不会太大,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场战斗结束不到一个月之后“剿抚伯周金汤、太监刘国柱自行在至州,賫敕印颁发勋爵。晋封藩主潮王,忠振伯加少师,晋甘辉崇明伯,王秀奇庆都伯,赫文兴祥符伯,万礼建安伯,黄廷永安伯,参军冯举人监军御史,藩令受封袭爵,惟潮王辞不敢受”黄廷和万礼这两个“败将”居然还接受了皇帝的册封。一般来说郑成功军队之中,败将即使不掉脑袋,那总要失去点什么,比如说官职,但这两个人不但在此堂而皇之地接受了册封,而且还在七八月份率领舰队出击广东,足见龙岩之败并不算太惨,明军损失最多不过数百。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